路立洪想要的是一份理解,一份支持,一个态度,宇文宸骞等人买完粮食就离开了。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路立洪和许大申两人都不是顺应潮流的人,许大申目光短浅,不知时局变化。
世道艰难、人心不古,他竟然不知收敛,任然坐地起价,大发国难财。
即使,明天路立洪不抢他也会有其他人抢他,而且只要有人动手必定一呼百应。
因为许大申的家奴也骨瘦如柴,不要说替他卖命杀敌,反抗的能力,不趁机杀人放火,也算有良心的呢。
路立洪有些远见但是不多,陈胜、吴广起义时,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势已成。
路立洪现在造反虽然也有天时、地利、人和,但是没有大势,大将军窦宪依旧生龙活虎,他依旧把持朝纲,他的威压依旧压得宵小之徒喘不过气来。
他仍是擎天之柱,撑起大周的天:他仍是泰山,镇压着九州大地。
路立洪的造反,一定会是一场闹剧!他自以为,自己学到陈胜、吴广起义的,却只学了个形式。
他自以为能够掀起一番风浪,但却只是短暂地泛起了一点涟漪,然后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是夜空中一闪而过的流星,短暂而耀眼,却又如此的微不足道。
这场造反,更像是一个笑话,让人不禁捧腹大笑。路立洪或许以为自己可以成为英雄,但他却只是个跳梁小丑,被众人耻笑和唾弃。他的行为如同昙花一现,虽然美丽,但却转瞬即逝,留下的只有一片唏嘘和嘲讽。
窦宪
大周权臣,名将,窦融曾孙,章德皇后兄。
章帝建初二年,以外戚拜为郎,迁侍中,不久又升为虎贲中郎将,日益受到宠任。灵帝即位,太后临朝,窦宪在内掌握机密,对外宣布诏命;
窦氏三兄弟,窦宪,弟弟窦笃、窦景身居要职把持朝,建宁元年,窦宪遣客刺杀太后幸臣,得罪,被囚于宫内;因害怕被杀,自求击北匈奴以赎死。
适逢南匈奴单于请兵北伐,乃拜窦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各领四千骑,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出征。
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今蒙古额布根山),北单于逃走。窦宪追击诸部,出塞三千里,登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刻石纪功,命中护军班固作铭。
回师以后,拜宪为大将军,位次太傅,在三公上。
二年,窦宪出屯凉州。
三年,窦宪又遣左校尉耿夔等出居延塞,大败北匈奴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北单于奔逃,下落不明。北匈奴从此破散。
窦宪既破匈奴,威权震朝廷,朝中不少大臣认为他功高盖主,但是灵帝年幼,太后掌权,此事不了了之。
四年,窦宪还朝,对诬陷自己的不法之徒进行报复,一时间大周朝堂成了窦氏一族的一言堂。
这是窦氏一族的第二次崛起,但是窦宪的崛起为大周埋下无穷后患。
原因就是他破坏了自光武帝开始就实行的对草原游牧民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