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驴 保来投
鲁锦带着禁卫军的一众军官做了两天实验,总算把今后的训练科目定了下来。
常规战术包括‘三排战列线进攻’,‘二排战列线火力突击’,‘行进间按伍射击法’,以及‘行进间营内连级轮射战术’。
至于原地站桩三排轮射,那是和其他非火器部队进行合阵的时候,才考虑的防御战术,进攻时不需要这种战术。
还有就是营连级的方阵防御战术,和旅级的方阵防御战术,这个主要训练各部的变阵速度,以练习队列为主。
至于装填和射击,那属于火枪兵的基本功,平时就要努力训练。
另外考虑到火枪的射程并不近,最后众人商议后决定,从对敌进入三百米后开始组织行进间射击,第一轮的枪口抬高一点,用抛物线打击敌军大阵,第二轮连级轮射,就可以放平枪口瞄准打了。
这样三百米的距离,等全军四个营全都轮射两次,差不多也该走到敌军大阵跟前了,到时候再组织一轮营级齐射,即可打崩当面之敌,接着便是近战厮杀,捉俘虏追击之类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班排级的火枪战术训练,班内四人一组,组成三个战斗小组,轮番射击,主要用在最后的追歼敌军溃兵阶段和城市内的街道巷战。
四人一组的火枪小队正好可以封锁一条街巷,头尾两组分别警戒前后两个方向,第三组在中间装弹,和前后两组轮换执行任务。
确定好战术后,就可以开始正式训练了。
庐州这边,禁卫军的训练搞得如火如荼,虽然各部的火枪数量还差很多,但训练并没落下,枪不够就想土办法嘛。
朱寿已经训练火枪兵两三個月了,他的一旅火枪数量也不够,于是便想主意,弄了一些和枪管差不多粗细的竹竿当作训练器具,用黄纸包沙子当做火药,用泥丸当弹头,训练士兵装填,就连燧发机也用竹子做了个假的,能扣扳机模拟发射。
这套方法自然也被推广到了张温的二旅,现在没火枪,就多练队列和装填还有战术,实在不行就从一旅借来火枪,给二旅的士卒每个月打上几发,保持实弹射击的手感。
当然,最紧要的还是尽快加大产量,军队这边训练也开始了比武模式,以连为单位,哪个连的队列走的整齐,变阵速度快,命令执行的好,就先给哪个连换装。
如此一来,各部士卒训练也有了动力。
火枪兵这边练的卖力,陷阵营那边也没闲着,这些都是从原来的一团和六团里比武选出来的近战好手,或用刀剑,或用长枪,或擅弓箭,都算是‘武术特长生’,被挑剩下的才被分到了火枪营,毕竟火枪营会开火就行,对士兵的身体素质要求反而不高。
选出最精锐的近战士兵,又给他们装备最好的武器,平常擅使什么兵器,每周营内比武考核,专项兵器比武前三可以获得订制武器名额,这就极大的激发了陷阵营士兵的训练热情。
而且他们的甲胄也是全军最厚的。
圣武军的制式盔甲,是鲁锦根据后世甲胄复原设计的布面甲,算是明朝晚期的布面甲,最典型的特点是前开襟的直身甲,穿脱方便,以及那个像龙虾臂的铁臂手,另外就是头盔自带一体式的护喉,而不是明朝早期那种额外搭上去的护喉,穿戴整齐之后,全身上下只露出眼睛和鼻子,连嘴巴都可以被一体式护喉遮住,这能极大的保护面部不受伤害。
别人不知道历史,鲁锦可是对此心有余悸,元末战场死于面部中箭的人太多了,比如陈友谅,被从眼睛射穿了脑袋,明夏政权的明玉珍,被人射瞎了一只眼,傅友德的脸被射穿了腮帮子等等,因此对面部加强了防护
历史上的明军甲胄以五方五色来配发,前后左右中军各一色,而圣武军这边则是按兵种配发,普通主力团战兵用大红色,辅兵车营用靛蓝色,骑兵用白色,各地的内卫军用青蓝色,介于绿和蓝之间的一种浅色。
禁卫军这边的火枪兵用黄色,掷弹兵车营用宝蓝色,陷阵营用黑色,骑兵用黄蓝两色。
炮兵因为不需要直接和敌军近战,因此只穿红衣和黄色的半身铁甲,而且没有铁臂手,就是个露着两只红袖子的黄马甲。
只不过陷阵营和其他兵种的制式甲胄还有些区别,普通战兵的全副甲胄只有40斤重,虽然不轻,但和宋金时期的步人甲肯定没法比。
陷阵营因为要和敌军近战厮杀的缘故,鲁锦就让给他们的甲胄做的重一些,增加到了60斤重,虽然还是和七八十斤的重型扎甲没法比,但加上层压布布面和铆钉,其整体防御效果并不弱于那些重型扎甲,而且一个人就能穿脱,使用更加方便,非常受士兵喜爱。
尤其现在才刚三月份,早春的天气还比较冷,一些士兵就长期着甲在军营里活动,一是为了锻炼耐力和武艺,毕竟披甲和不披甲的体感差异还是挺大的,甲胄毕竟牺牲了一些灵活度,你平时能做的动作,穿了甲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和限制,这就需要平时就开始熟练。
二来也是为了保暖防寒,直接把甲胄当军大衣穿.
这天晌午,鲁锦正在庐州的军营中巡视,同时也是跟将领们商量一点事情,他左右跟着杨换和秦昭两个小子,正在跟鲁锦讨论炮营装备的问题。
“大帅,这次在安庆实战,我觉得那三种炮都挺好用的,八斤炮是我军野战炮主力,重量只有900来斤,属于威力和重量,通过性都十分均衡的型号,也是四匹马能拉动的极限,这个已经定下,没有异议。
“但是剩下两种榴弹炮,14斤短管野战榴弹炮,只有七百斤重,虽然打实心弹的射程只有600米,但打开弹的射程可以轻松超过1300米,射程还是够用的,最关键的是这炮轻便,才七百多斤,而且近距离打霰弹防守的时候,效果比八斤炮还要好一些,造价也便宜,我建议装备一些。
“还有23斤重型榴弹炮,这个炮虽然有一千七百斤重,需要六到八匹马才能拉动,但我也建议装备一些,不需要太多,哪怕一个旅只有四到六门呢,这个大炮用来攻城和打一些要点,实在是太合适了,毕竟口径和威力在那摆着,不是小口径的火炮能比的。”
杨换跟在鲁锦旁边,口若悬河的跟鲁锦建议道,旁边的秦昭虽然比他大,但也只有听着的份,毕竟这小子是全军火炮军官第一人,还是跟着鲁锦打过实战,立过功的,他的建议肯定比较中肯。
鲁锦这时停了下来,看了眼大营里一个熟悉的人影,然后才对杨换问道。
“那你觉得,炮营的64门炮的编制,这三种型号应该怎么分?”
杨换显然胸有成竹,当即道,“一个营四个连,每连16门炮,我建议其中两个连装备八斤炮,一共32门,一个连装备14斤短管榴弹炮,用来打开弹或近距离打霰弹防守,最后一个连的16门,可以分成两组,八门14斤炮,八门23斤重炮。
“这样一共就是32门八斤炮,24门14斤短榴弹炮,8门23斤重炮,这样攻城的话,每个城门都能分到两门重炮,大帅以为如何?”
鲁锦闻言忍不住笑了笑,这才评价道,“想的很好,但并非每个城池都是四个城门,五六个城门,七八个城门的城池多的是,再说就算只有四个城门,攻城还得围三阙一呢,怎么可能让你分那么正好,你这个炮兵指挥官的作战思想有问题。
“火炮这种大杀器,还是应该尽量集中起来使用,才能发挥出最大威力,就算打不到什么,吓也能把敌军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