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关灯
护眼
第235章 世界那么大(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公输令此次北行目的有二,一为探寻神州北部之尽头在何处,二是被此地奇妙天象所吸引,故而不停北上。”

鲁锦指了指楚科奇的地方,“这里位于北极圈内,天象极为特殊,有中原之地难以见到的极昼和极夜现象。”“何为极昼极夜?”汪大渊也起了好奇心。

“极昼者,半年六个月,180天不见日落,太阳东升西降,然西边刚刚落下,天还未暗,东边又升,是为极昼;极夜正好与之相反,半年不见日出,数月皆是黑夜。

“每逢极夜,天上又有绚丽极光飘荡,如绿色霞光,似丝绸流水一般,在天空飘来荡去,奇幻炫目,旖旎多姿,美不胜收,让人甚为痴迷。”

这下三个人顿时都惊呆了,日落月升,昼夜轮转,这是他们的常识,现在鲁锦却跟他们说,世上有这么个地方,半年白昼,半年黑夜,实在是让人惊奇。

“世上竟有如此奇幻之处?”汪大渊这次也惊奇了。

鲁锦点点头,“然也,公输令一路追寻极光北上,终于是到了楚科奇部,他在那里与当地土人生活了三年,还在当地娶妻生子,记录天象,终于摸清了这极昼极夜的规律,还有当地气候,风土人情,将其著于书册,其猜测北极如此,南极定也这般。

“他在此地生活三年期间,曾听妻子说起当地的传说,土人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支部落从此地东渡大海,到了对面,对面亦是一片陆地,之后也多有从对面过来的土人,自称因纽特人,与楚科奇部大抵相似,只非同族而已,于是便起了渡海东去的心思。”

“东海对面真有黎洲?”汪大渊更好奇了。

“真有。”鲁锦点点头,又接着编道。

“后来公输令记录此地,称为白令海峡,令取自其名,白则是白雪皑皑之意,此海峡最窄处不过70里而已,最宽处也不到170里,名为海,其实还不如巢湖大。

“然此白令海,每年有十月冰封,只有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冰雪开化,若欲往对岸,只有两种方法,或于冬季踏冰而行,或于夏季,以兽皮做筏,划舟渡海。”

鲁锦一边胡编乱造,一边手中粉笔不停,终于是把南北美洲大陆画了出来,又在中国与美洲之间标注太平洋三字。

“这就是黎洲,又分为南北两个黎洲,中间有陆桥相连,公输令在楚科奇部住了三年,后扎皮筏,仗剑携妻带子东渡白令海,去了对面,后又一路南下,历时二十余载,遍寻黎洲,将其记录成册,最终老死于黎洲,令其子携书渡海,才得以将此书送回家中。”

三人闻言都震撼不已,孟智方更是感慨道,“真壮士也,恨不能与其同行。”

鲁锦则是在继续介绍。

“黎洲南北纵跨两万二千余里,东西横跨一万二百余里,中间最窄处只有不到一百里,西邻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邻北冰洋,南邻南大洋,四面皆居于海中,遂历万载而不被外人所知。

“中国、波斯,天竺,泰西等国皆不知有此地也,似那陶渊明的桃源记一般,不知尧舜禹汤,亦不知姬周春秋,更不知秦汉魏晋,其地数万里,皆部落野人,只有中部有几个小方国,说是方国,也不过是一城一国的城邦罢了。”

三人都听的目瞪口呆,陶渊明写的桃源记,也不过是一个隐世的村庄罢了,而鲁锦这说的,却是一个隐世的大陆,有数万里之广,这如何不让人震撼?

汪大渊则是疑惑道,“那公输令前辈怎知那里的人是从我中国迁徙过去的?”

鲁锦回道,“其地野人既非色目,又非黑人,更不似波斯天竺长相,与我中国之人相貌别无二致,黑发黑瞳,如何解释?”

“可仅凭长相,也说不通吧,他们那里可有我中国文字?”汪大渊又追问道。

鲁锦白了他一眼,没有解释,而是反问道,“我中国文字是何人何时所创?”

汪大渊当即答道,“乃轩辕黄帝命仓颉所造。”

“那不得了,他们是蚩尤遗族,是轩辕黄帝的死敌,怎么会黄帝那边的字?”

“.”三人顿时哑口无言。

“可既然没有文字,公输令前辈又如何确定他们是九黎遗族呢?”俞通渊也跟着好奇道。

鲁锦又解释道。

“首先,那时的人肯定不会造船渡海,那从陆路可否迁徙到黎洲呢?公输令已然亲自尝试,径直往东北而去,踏冰渡海70里,即可登上黎洲。

“其次,黎洲中部这几个方国城邦,虽不会中夏文字,但他们却有历法,会耕种,还崇信女娲,建有女娲神庙。

“女娲为我中国上古大神,相传人首蛇身,捏土造人,为伏羲氏之妻,而伏羲观法天地,首创太极八卦,制定历法,此皆上古大神也,比之轩辕黄帝、神农炎帝更加久远,黎洲这些方国若非源自我中土,又怎会流传这些东西?”

这下三人听的更加目瞪口呆,居然还有保留这么古早信仰的方国,那还真的可以怀疑一下对方究竟是不是来自中土,再加上之前鲁锦说黎洲人和中国之人长相相同,三人此时已经信了个七七八八。

汪大渊缓了好半天才消化了这巨大的信息量,看了半晌地图,才对鲁锦问道。

“那大帅寻我来此,欲让我行张骞之事,又言所托之事与东海黎洲有关,莫不是要在下出使这几个方国?可那里有什么,竟让大帅如此煞费苦心。”

鲁锦当即道。

“有粮食,黎洲物产颇为奇特,此地有个玛雅国,其民会耕种,其所种之物,当地土人称为玛雅,便以耕种之物为国名,公输令前辈则称其为玉米,亦或称苞米,此玉米可亩产千斤。

“另有马铃薯,可亩产数千斤,宜菜宜粮,可代稻麦为主食,两月既熟,耐寒耐旱,不挑土壤,可在漠北种植,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本章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拳平风雨,四海无神明 阎浮武事 1444,拜占庭再起 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东京道士异闻录 从流浪者到宇宙主宰 我的概念系地府杂货铺 巫师血脉 万法道果:从劈柴圆满开始 灵域仙途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