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权利中心
世界上,绝大多数城池的兴起,都是从百姓的定居开始的。良渚也不例外。
古城中,除了几处有着特殊意义的区域,基本上都是百姓们的居址。他们分布在河道的两旁,夹河而居。
他们在沼泽地上堆起高地,然后两边形成河,石头堆砌起河岸,用竹篱笆、竹编精心编织成优美的护岸。
水绕城而居,这种生活模式,如今仍然能在绍兴、乌镇、周庄里找到踪迹。
不得不说,无论是对当时的居民,还是对如今的考古人员来说,这都是十分方便的设计。
对居民而言,邻近的水道不仅有利于交通,还方便运输器皿与粮食。
在生活上也是极大的便利,无论是取水,还是丢弃吃剩的骨头、果核等等,只要手一抬,就能轻松办到。
而对考古工作者们来说,水道、河道的出现,也是一件让考古变的轻松便利的事情。
因为大部分水道和河道都已经因为4200年前的那场大洪水,或消亡或改道了。
这就导致良渚古城居民们当年在河道里随手丢弃的东西,都沉淀在了地底,成为了文物的一部分。
考古人员从河道里发现的果实种子遗存就有不少,包括李子核,菱角,桃核,甜瓜子,野葡萄,野猕猴桃等。
而且还发现了一些稻子、薏米等主食残留的痕迹。
可能是哪个顽皮贪玩的小孩,将宝贵的食物扔进了河中。
除此之外,考古学家们还发现,在良渚古城之中,已经有了明确的区域划分。
比如说,城池中心的台地——莫角山台地,就是当时的权利中心所在。
而在河流两岸夹河而居的,大部分都是手工业从事者的居所。
至于当时主要的生业方式——农业的遗迹,比如说稻田什么的,在古城范围内,基本上没有发现任何一处。
这并不意味着良渚人的生业方式发生了转变。因为,即使在良渚古城的范围尚未发现稻田遗迹,但依然能从中找到很多碳化的稻米。
而规模最大、炭化稻米堆积最丰厚的一处,就在莫角山宫殿区的南面,正对着大莫角山的西南角的一个叫作“池中寺”的地方。它的地位,几乎可以与之后的“官仓”相等。
应该是当时良渚古国统治者专门建造的粮仓,用于囤积粮食,必要的时候拿来赈灾所用。
但是,粮食找到了,种粮食的地方呢?
农民们都去哪了?
答案,其实就在良渚古国的近郊地区。
也就是被第二道更外围的外郭城墙所覆盖在其中的外城百姓。
在城外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遗址160多处。这些近郊可能就是农民生活的地方,勤恳种地,往城里供应粮食。
或许,早在良渚时代,城市分区已经与如今的城市极为相似。农民们身处乡野,而古城内住的都是地位比较高的手艺人。
依山傍水的良渚古城,城市规划有点像明清bj城,分为皇城、内城、外郭城。
内城面积约三平方公里,有四个故宫那么大。
中心的皇城宫殿区就是贵族居住的地方,外围是工匠居住。
良渚古城水系发达,老百姓临水而居,木板制成的河岸考究漂亮,河岸两边分布着成排的房屋和临水码头。
郭城之外,是一片片金灿灿的稻田,有无数农民在其中劳作、收获。
良渚人会往河里倒垃圾,河道里发现了大量生活用品,比如陶器、骨器,加工残剩的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