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你那死鬼师傅真是一点功夫都没传授给你么?他是当年可是道门第一人,武功境界都比我高出许多。”
“比我祖母还高么?”
“当然。”
“有多高?”
“据说你师傅的曾祖父就是鼎鼎大名的崔浩崔大先生,也是当年的道家天下行走。他出自河间崔氏,大魏第一士族,他们祖上世代为官,显赫无比。”
“崔大先生师从寇天师,又得仙人成公兴亲自点拨。当年他奉师入世,无论道家精理、玄象阴阳,还是书法乐理、识人算计,无不精通。他得识于道武大帝,又经明元、太武两朝,官至司徒,建功无数,人称河间崔大先生,大魏第一人。最后却因在佛道之争中力劝太武帝灭佛,诛戮沙门,焚毁经像,引得佛魔联手,设局陷害,落下一个满门抄斩的悲惨结局。”
“长安崔氏全族三百余人,只有府中四管事带着他的幼子得以侥幸逃生。他们渡河南下,投奔崔逞后人,隐于健康,避难刘宋。逐渐被世人遗忘。”
“太姑婆你是师从佛门,而师傅他曾祖父又主张灭佛,师傅也是道门中人,所以你和师傅都不喜欢对方吧!”夜寒沙插口问道。
“不错。”
“但是谁也想不到短短几十年后,崔氏后人又出了你师傅崔老鬼这样的道门天才。他五岁初识,八岁感知,十岁不惑,只因自幼便在句曲山的道观里静心修道,名声不显。十三岁以后突遇瓶颈,始终突破不了洞玄。于是他在十五岁那年离开句曲山,开始周游诸国。崔老鬼学道虽然是在句曲山,悟道却是在荒北,最后成道是在长安城外的焚山寺。”
“十年后在荒北的极寒之地,他勘破生死关后,一连突破了洞玄、知命两个境界。再过十年,在长安城外的焚山寺,他连败佛魔两宗天下行走,斩杀当年涉事佛魔两宗弟子三十余人。”
“后来呢?佛门和魔门的人没有去找师傅麻烦么?”原来师傅这么厉害,夜寒沙有些兴奋地继续问道。
“焚山寺一战过后,无人敢触其剑锋,崔老鬼更成为道门第一人。此后他便四处游历,不问世事,极少出现在世人的视线里。但是关于他的传说却从未停止过。据说他在句曲山师从陆静修大师,又常常与大剑师陶弘景切磋武功。你身上这把剑,据说就是当年陶大剑师为你师傅亲自打造。”
“句曲山是这人间最云端的道门,观里的道人大师都痴迷于炼制各种灵丹妙药,修道之人往往为了一颗句曲山的丹药一掷千金,却也不见得就能买到。但是你那崔死鬼师傅却没有利用任何丹药来打通身上的穴脉,他一直坚信,从踏入道门那一刻开始,修道之人一旦依赖于外力的辅佐,那么终其一生,便没有任何机会去抵达真正的彼岸。”
“我师傅他不走寻常道路,所以才会遇到瓶颈,出山寻找自然的机缘吧。”夜寒沙不禁对那个朝夕相处的师傅充满了好奇。
“是的。他是一个很另类的人。一个让佛魔两宗敬畏远离的人,也是道门的一个传奇人物,只是他为人太过高傲,高傲地明知犯错却也不肯低头半分,让人生厌。所以他这一生也没几个朋友。”
“原来师傅他老人家这么厉害,但是祖母说他可能已经快死了。”
夜寒沙感到鬼婆口中的师傅,不单单是厌恶,还夹杂着一些异样的情感,比如倾慕,或者更深一点的爱慕。他可以察觉得鬼婆说话时候的气息很平静,却又隐藏着一丝复杂的情绪。然后他把晚上和妇人的梅林谈话又重复了一遍。
“你祖母说的虽然有些道理,但是她的话我向来不信。徒弟学成出山历练,师傅传剑,这种事情在各大宗派并不少见。至于把驱除瘴气的菩提叶子交给你,也不见得就是临终嘱托。我看哪些南禁之地的野蛮子没有叶子不也过的好好的。”
夜寒沙正想继续问话,突然屋外惊雷骤闪,片刻间大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滴打在屋顶啪啪地响。
秋雨来的过于突然,出乎鬼婆的预料,雨势之大,更是罕见。屋内很是简陋,屋角木台上的铜制火盆里的火被风吹的乱转。小楼搭建地过于简单,突然遭到大雨侵袭,屋顶便有雨水渗下。
鬼婆有些尴尬,她平常都不在意这些,也懒得去整修瓦檐,想着再熬过一两月,雨季便也就过了,不想今夜暴雨如注,她看了一眼渗入的雨水从横梁上滴下,决定明日天一放晴就叫人把屋顶好好整修一番。
夜寒沙看着窗外交叉的雷电和屋内鬼婆用脸盆接着的雨水,说道:“太姑婆,我既然是我祖母的徒儿,是不是也要搬到崖北的绕湖小屋去住。但是我想和您住在一起,不知道祖母会不会同意?”
“太姑婆,平时你一个人住这里一定也很孤单,只有戫汩陪你,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搬过来住,太姑婆您可以教我武功,我也可以帮你干点粗活,比如挑挑水、修修楼顶瓦檐。”
“这事问她干嘛,我便可以做主。你明天就搬过来住,我把旁屋再修葺一下就好。”鬼婆笑着说道,她越看夜寒沙心底越是喜欢。
雨下得蓬勃,带着秋后的微微寒意。鬼婆又添了一盆炭火,火焰在风中摇晃不停。暴雨却是来的骤然去得迅速,这边雨声才熄,那边蛙声便起。
婆孙两人听着屋外虫鸣,却是没有半点睡意。一夜的虫鸣似乎是间隔了多年的声音,雨后的林子里,有许多未知名的小悄然绽放。
夜寒沙坐在鬼婆旁边,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未曾长大的小孩子,每天晚上可以听着大人有趣的故事,然后沉沉睡去。
他很喜欢这种感觉,以至于他病态苍白的脸上多了一丝难得一见的潮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