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的消费观,一般人还真接受不了这个。
要知道,这时的猪肉还不到2元钱一斤,鸡蛋1元左右一斤,大米白面两三毛一斤!
除了价格贵,费用多之外,当时买车还有一个致命问题,就是借车。
90年代初期,人们的法律意识还很薄弱,无照驾驶在老板们眼里,那都不是事儿。
如果谁家买了车,铁定是要被大伙借去开上一圈又一圈的。
结婚出车,出门办事,火车站接人
各种理由,样繁多。
在那个年代里,你有车不借,就是人性不好,十里八村的嚼你舌根
那么多钱买车,自己还没开两下,就被亲戚朋友开成二手车,不值当。
要是借车的人在出点交通事故,车主别提多闹心了。
早买车是非多,与其钱买个麻烦,不如出门打车。
陆野前世,陈叔的养老计划执行了十年,便宣告破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今天的100万不等于明天的100万。
陈叔十年后再想开鞋厂时,已经跟不上潮流,跟不上形势了。
最后日子过的要多惨有多惨。
到底有多惨?
还是别问了,咱给陈叔留点面儿。
父母办厂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只好把陆野送到了爷爷奶奶家。
陆康添钱,把爷爷奶奶的一楼单室换成了隔壁楼的一楼双室。
从此,陆野就要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了。
爷爷奶奶家别的没有,就是“烫板”多,屋里所有的柜子上都有。
所谓“烫板”,就是用电烙子在木板上作画。
陆野的爷爷会这门手艺。
七八十年代,家里孩子多,日子不好过,不干点副业,孩子们吃啥喝啥?
那会流行这个。
那几年,爷爷业余时间都在烫板儿,陆野老爸在一旁跟着学。
手艺活,价格贵,好赚!
有次陆野老爸跟着爷爷下乡见客户,谈样式,聊图案。
就是那次下乡,陆野的父亲遇到了陆野的母亲。
没有故事里写的那些美丽风景,也没有什么天地异象,更没有什么狗血情敌路过。
有的只是坑洼土路,蓝天白云,一见钟情,平淡无奇
93年,陆野该上小学了。
和前世一样,陆野上学晚,毛岁八岁才上小学。
七月,陆野学前班毕业。
周末,姑姑来了,心情似乎不太好。
吃过午饭,姑姑说要带陆野去逛街。
姑姑带陆野去了一家音像店。
90年代初,流行随身听,戴耳机的人显得贼牛气,当时随身听也确实贵。
来到店内,陆野发现柜台上摆了一盒磁带,磁带前放着一朵小白。
此情此景,陆野泪目。
这一刻,陆野明白了姑姑为何不开心。
因为今年六月末,黄家驹永远的离开了。
陆野前世,姑姑有套从未开过封的专辑,就是姑姑现在拿到前台准备交款的这套。
时光匆匆,转眼就到了开学前夜。
“孙子啊,奶奶和你说,买卖钱,纸糊的船,庄稼钱,万万年!”
“将来有了钱,别乱,多买房子多买地。”
“和他们说了也不听。”
“房子怎么能没用呢?”
“自古房和地就是根本,早晚是要值钱的。”
终于开始了吗?
熟悉的碎碎念。
“好好好,孙子记住了。”
作品简介第二版:
开篇:与80后共回忆,给90后讲故事。
后文:****(严禁剧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