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贾母偏护,荣府内部的大格局一时难以改变,仍是王夫人是当家太太,只不过现在下人内里更向着凤姐。
凤姐虽然管家,但是她偏偏是不怎么管产业的,因为田产收成庄户的管事没有一个人是她的人,内院这点小事管着逞能又有什么用?
而贾府规矩松散,号称宽仁,其实就是下头已经失去控制了,比如原著中管田庄的乌进孝跟贾珍胡说八道,贾珍那二货听了他那荒唐的话一丝也辨不出真假来。而荣国府又有多好呢?贾琏现在懂这些东西,偏偏贾母压着、王夫人扯后腿不让他真正大刀阔斧,就根本没有用。
说实在的,林黛玉原本管理田庄都比贾府强了不知多少。
邢夫人如今在家里也只是在家里没有人敢轻易小瞧,时时能打打王夫人的脸,王夫人也拿她没有办法,府里头的奴才又多会拍邢夫人马屁。
邢夫人、凤姐、迎春、惜春在一处说话,忽听林之孝家的来禀报说:“大门口来了一辆马车,并两个黄门,说是宫里来传旨。”
邢夫人一急,问道:“老爷呢?”
林之孝家的说:“我家的已经去东府请老爷了。”贾赦正在东府吃喝吃戏。
一直到傍晚,贾赦回来换上朝服,贾政也正和清客论文章,换了朝服来接旨。贾母、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穿上诰命品级大装,并府中迎春、贾琮、惜春、薛家姐妹、李家姐妹俱在。
贾环正值科考春闱前的最后冲刺,原本春闱是在二月九日开始的,但是圣人觉得天冷,特意推迟到十九日开始。
今天已是十三日,时间已经不多。
贾环也是农村苦学生出身,当年考大学熬夜苦读是常事,他很认清现实,这个时代没有功名什么都守不住。要是去军中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他不会武功,练武和杀人对他的难度比读书更高。好在现在贾政很重视他,贾政也把二房的希望押在他身上,如果有个神童进士,他教养出神童来,也足以令他名扬天下了。
贾环很好奇,现在能传来什么圣旨,看过红楼的都知道,来家中传旨的也就是和贾元春有关。
难道贾元春封妃了?但想皇帝没毛病吧,那么多少女不要,找一个三十岁的老女人。再说辛秀妍不是很受宠吗,又有那个“重生男主”林如海撑腰。
贾环猜想这里林如海是主角,那些现代的东西可能就是林如海在后世见过或者辛秀妍告诉他的,现成了他效忠新帝的投名状。
贾环天马行空时,跟随长辈兄弟姐妹拜倒,这时传旨太监才一甩拂尘,上前尖声道:“传圣上口谕,恩旨原栖凤宫女官贾元春回府侍奉老夫人,祖孙安享天伦。”
什么?!在场跪着的主子奴才全都惊呆了,贾政整个人差点瘫了。
好半晌贾赦才带着全家人叩首谢恩。
那太监说:“贾将军,将军夫人,贾大姑娘就在府外马车里,你们派小轿去接进府里来吧。”
太监知道邢夫人是贵妃姑妈,说话时倒笑眯眯地客气。
贾赦恭谨一拜,说:“有劳公公。但是大侄女是在下二弟的女儿,在下让二弟妹安排人去接吧。”
却说贾史氏一直到站起身来,脑海中还是响着“恩旨回府”“安享天伦”几个字,站起来眼前一阵阵发黑,她坚持不住就晕了过去。
“老太太!”
贾府中一阵手忙脚乱,小辈全围着她了。只有贾赦还懂些应酬,见没有人管这碴了,只好支使了下人派软轿接贾元春进了荣庆堂,至于进去之后如何,他就不管了。
贾赦塞了银子给传谕太监,他们也没有多留,就先离去了。
大家都关心贾母晕倒的事,邢夫人这时要当个孝顺媳妇,凤姐紧跟婆婆,更别说三春姐妹了。
贾环事不关己,要回自己院子吃饭,然后读书写文章练笔。只有宝玉和王夫人关心贾元春回府的事。
宝玉虽然是汤姆苏和凤凰蛋,但是要说他有多少坏心倒不会。
众多小辈紧张着晕过去的老太太,不过多时,一顶青布软轿,伴着两个嬷嬷就将贾元春抬进垂花门来,而老宫女抱琴只能走路了。
自进宫去,母女兄妹三人已有十多年未见,三人相见顿时泪流满面,抱头痛哭,而抱琴也站在一边抹眼泪。
却说贾元春自从上午从宫里出来,都没有上过茅房,一直憋着,到了荣国府门外,也要太监先传了旨,接她进府的人才姗姗来迟。
这时哭了一会儿,她就进屋更衣了。
王夫人对于贾元春回府深受打击却勉强支撑着,她如果不理会这个女儿,她真无容身之地了。
宝玉却在那说:“大姐姐终于从那见不得人的去处回来了,以后姐妹全在一处,和和美美最好不过了。”
这真如一把钢刀插进王夫人的心口,王夫人看着天真不愿长大的儿子,说:“宝玉,你也该懂事了。”
他们二房,现在贾元春没了希望、没有了体面,老姑独处在家;贾环万不会真孝敬她即便发家都不会帮宝玉;贾兰尚年幼;贾探春也是个庶出秧子,现在奉承着凤姐,又与贾环牵扯。宝玉不站出来承担家计和家族希望,将来怎么办?
第129章 打脸贾政
乾元六年二月十九日,三年一度的春闱正式开始。
赵国基原到现在也早死了发丧, 为了发丧银子赵姨娘要和探春闹起来。但自从跟了贾环, 只怕也是有蝴蝶效应, 现在还活着。他陪贾环去金陵科考了一年, 现在对他是越发亲近和周到,贾环也不信任别的小厮,不如一应事务交由赵国基。
贾环春闱下场,离家之日,贾母身上还不爽利没有理会,王夫人伺候婆母不得空, 贾政倒是好生鼓励了一番, 又与探春、赵姨娘送着他出了门去。
贾环抱着强烈的出人投地的愿望赶往贡院, 就像当年的贫困学生赵嘉桓参加高考一样。
同时间,石家也为小儿子石聪和大侄子石礼准备好一些细软, 但笔墨纸砚之外,衣服、米面、毛巾、鞋袜都全的,还是什么东西方便带什么。
石慧还给大堂哥和二哥一个“幸运荷包”, 说:“当年贵妃娘娘号称姑苏第一绣娘, 传言她的绣品还能求子、避凶化吉。只不过娘娘因曾患眼疾不能动针了, 所以这世间娘娘的真品很少。刚好我是她的姐妹,当年她送过我一些她的绣品,这两个荷包, 我借给二哥和大堂哥, 里头放着我十五日去牟尼院求的平安符。两位哥哥带着, 图个吉利,也沾点娘娘的贵气。小妹在家烧香,祝哥哥们马到成功。”
石聪、石礼怎么会舍了小妹的一片好心?况且作为春闱举子,他们也是要图吉利的,这是贵妃娘娘当年的绣品,旁人还没有。
于是两人都笑接了,由小厮陪伴上了马车离去。
石柏今天也没有上衙去,一家子目送两人远去,忽听石婉儿问石慧,说:“贵妃娘娘还有没有送别的帕子荷包,姑姑也给婉儿一份,婉儿也想图个吉利。婉儿自小没了娘,旁人都说我不吉利。”
石慧道:“再没有了,你当娘娘给的东西是大白菜吗?我统共就两个荷包,才借给哥哥们暂时戴着,娘娘的东西谁敢外传?”
石慧的用词还是受邢岫烟影响的,此时语气也带了几分冷意。石婉儿要不是自己的侄女,就她的品性,石慧是一句话都不愿与她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