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奋战中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他们唯盼光阴能够走得再慢点儿,让他们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几个能接触到吴桐的核心工程师压力比较大,他们按图画葫芦的制作速度,跟不上吴总更难部分,解析画元件图纸的速度,这叫什么事。
这叫他们的能力,还是不够到位,他们的进步空间,还有很大,他们为自己之前的沾沾自喜感到羞惭。
让他们觉得,他们现在脑袋上挂着的长江学者、杰青、学术带头人之类的头衔,都是受之有愧的。
不过,吴桐并没有对此表示不满,有限的人力做定量的事情,这是她这个项目主导要做好的统筹。
摸清楚加工车间的工作效率后,吴桐每天定量给图纸,并不一味赶速度压榨,很好的做了统筹规划,卡在众人上限即可。
不能为了赶速度,让工程师和工人们熬出事情来,这是最基本的原则性问题。
后世经常出现,某某程序猿、某某工作人员,因长时间熬夜加班连轴转,年纪轻轻失去生命的报道,数见不鲜,吴桐可不希望,也决不允许,项目组出现这样让人悲痛的重大事故。
再者,一味地赶速度,不注意精度,质量问题就无法确保。一般空空导弹,各个元件的精确度,要在毫米之下。
她这次是前所未有再挑战新型空空导弹,吴桐更希望,能做到以微米为单位的精确。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本来只能携带6枚常规导弹的战斗机,如果在同等威力下,导弹弹体缩小一半体积,重量减轻一半,在战斗机弹仓容量不变的基础上,弹药携带量直接可以乘以二,变成12枚,作战自然也会是翻倍,甚至翻数倍的增长。
威龙j20拥有强劲心脏,超轻机身,它的弹载量相应增加不少,从最初版的6-8枚,升级到了如今的10-12枚,依然有限。
第三,目前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制导装置也有进一步缩小空间,这一点儿,吴桐已经和陆骁做过深切沟通,她要在装置减小的基础上,提高定位和追踪系统锁定能力。
对于一架先进战机来说,在保证必要的燃油、机载设备等空间所需的前提下,能够为机载武器弹药提供的内部空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弹药携带空间,增大飞机的武器系统威力。
基于设计,吴桐开始推导起了弹体材料。
战斗机之所以威力大,和它挂在的导弹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只有导弹才是实实在在的打击武器。当然,战斗机每次最多能挂载多少枚导弹,也不是无止境的携带导弹就是好的。
吴桐基于载机平台对挂装武器数量和打击模式多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尝试对空空导弹的性能进行她能力范围之内的,一系列全新的技术革新。
尽量在,有限的基础上,对pl-15实现定向小型化设计。
第二,导弹的燃料,在固态燃料里,燃料n24的能力无出其左右。比冲是之前普通染料三倍多的燃料n24,也就意味着,做到之前同等燃烧时间的燃料份量,只相当于之前的三分之一状态。燃料舱在确保更大推力、更大射程,有了相应减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