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小型、轻型,更具敏捷性,射程增大且可实现高密度挂载空空导弹,成为了未来的主要研究对象。
一旦战斗机锁定目标发射了空空导弹之后就意味着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命中目标要么最终自毁。
弹体设计在和华总详细探讨请教,又和陆骁远程沟通共研,用了一周时间,吴桐终于,彻底落实了弹体设计。
首先,最顺利的就是,一时共鸣,他们有了更高能量的超级炸药,二十倍tnt能量的超级炸药用来制备导弹弹药,达到之前普遍导弹威力的基础上,用量无疑就要减少不少,弹药舱相应减小的基础有了。
然而,战机实际作战时,并不会这么满载,因为挂载导弹多,不仅破坏气动外形,而且还会增加战机重量,这些都会降低战机的性能,从而导致作战失败。
因此,很多情况下,战机并不是全负荷满载导弹的。
盯着屏幕上小小的精细导弹设计图,吴桐手下不停的根据着其上数据推演着,脑海中思维延展铺开。
因为要承担较大的过载,目前空空弹体常用的材料,一般用得都是钢材料。弹体是导弹盔甲,好的弹体材料,能够提高导弹的运载能力,增大结构强度,为导弹各部件提供更好的保护连接性。
按着目前的空空导弹规格,一般来说,中型或重型战机能挂载8枚导弹,而轻型战机挂载导弹一般是2-4枚。
不过,这并不是不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在有限的基础上,吴桐想要的给威龙配备更大的发挥空间。用来应对,随着空中目标种类的不断增多和性能的不断提高,日益复杂险恶的未来空中战场环境。
当然,空空导弹也不是随意就能缩小的,要保证在更大作战能力,更快速度,更大射程的基础上去缩小,其中要做到的技术含量,海里去了。
她这次设计的新型pl-15对弹体材料要求颇高,需要单位面积承担一般导弹更高,甚至是翻数倍的过载。
特别角度的元件,哪怕是一天打造一个,也要把精度提高上去。
所以,吴桐对陆骁制导装置的研发要求就是,在追击的过程中它不仅要会精准定位,死死地锁定目标,还要能精确地计算出最短的追击距离。
以强大的追踪能力以及转向变化能力,然后依靠已经获得的极快的速度和自身强大的惯性进行长距离的追击,实现更高更精准的打击能力。
第四,自然是她的发动机攻关,在发动机设计最初,她就考虑到小型化,因此发动机在追求极致性能的基础上,吴桐也在体积上做了控制。
第五,弹体的流畅造型和转向舵,吴桐和陆骁联手,推演到了极致,助力pl-15能有更高冲刺速度·····
·····掐指算算,其实他们已经有了可以算是良好的开端,打下了还算夯实的基础,在这个开端上进一步继续精进,就是吴桐对自己的高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