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冻到将硬不硬之时,她请刀工好的师傅将羊肉片成极薄的小片,和腌制好的鹿肉一同端出去。
然后开始做调味碟。
这儿没有超市里卖的现成海鲜酱沙茶酱xo酱,一切都要自己来调。
好 在宫里的厨房别的没有,人手和材料都是齐备的。小鱼甚至不怎么需要自己动手。她指挥着人将老蒜剥皮去底,细细剁成了茸,又去取了一块豆腐乳轻轻切成一分见 方的丁块,再拿鱼露装了小碟,葱、韭,最要紧的,是她带来的青椒和长生果都在,她将青椒洗净,去蒂和青椒里面的辣筋,剁成碎泥,又将长生果,也就是花生温 火炒熟,放在蒜臼里捣成了泥,什么都不用放已是香气四溢,再取了椒盐、酸桔挤的汁、炒熟的豆豉、胡麻碎、白糖、鲜芫荽等林林总总足有十来样味碟加一小坛子 香油,让人端了出去。
旁人不知道,同乡的太皇太后对这种吃法一定不会陌生。
自己选喜欢的调料配成的调味碟,沾着肉和菜吃才会有浓浓的幸福感吧!
小鱼做得高兴,让人打了鸡蛋和面,切半斤鸡蛋面,涮到最后可以下到汤锅里当主食吃。然后自己拿了面粉酥油和剁细的葱花,就着热火做起了许久没做的葱油酥饼。
她正在灶上忙活,突然听着身后传来有几分不悦的声音。
“这些事让她们做就好,你还在忙什么,外头就只差你了。”
她回过头,见锦衣金冠仿佛不食人间烟火般的世子爷微蹙着挺秀浓黑的眉尖,正一脸不豫地抱胸站在厨房门口,虽然一脸的厌弃,却并没有撂了话就走,反倒稳步走了进来。
因为裴简近年时常在太皇太后宫里活动,对这位深得太皇太后宠爱,据说像极了他曾祖父,前冠军侯裴宜的贵人就算厨房里的人不常出门,这位的名声也是如雷灌耳一般。
见他居然走进来,一屋子婆子厨娘都慌张起来。
“这里烟熏火燎的,世子爷还是请出去。”
“是啊是啊,君子远庖厨,您身份尊贵,这种地方不是您该踏足之处。”
劝阻之声此起彼伏,而唐小鱼却只是从刚刚烙熟的饼上撕下最香脆的一块,没事人一样递到了裴简的面前:“新烙的,可香了,你尝尝?”
裴简乌黑的双眸如同银盘中的两丸黑水晶,带着某种纯粹的清澈直视着唐小鱼的笑脸。
他就着小姑娘的手,将那块酥饼咬在嘴里,三两下就咽下了肚。
“嗯,好吃,还有吗?”
唐小鱼见他喜欢,笑弯了双眉,拿着木铲将锅里的饼铲出来:“你小心着些,可烫了。”
裴简笑起来眼角微微有些下垂,本来冰霜一样的高冷俊脸瞬间便融成了一团春水。芝兰玉树一般的少年在四处蒸腾着热气和油香的厨房里开出了耀目的花来。
那些厨娘和婆子以及负责烧火的低等宫女们不约而同捧住了自己的心口。
原来世子爷笑起来是这个样子。
便是要少活十年,能看到这样的世子爷也值了。
真是夭寿哦。
就连曾经见多识广(雾)的唐小鱼这一刻也不禁被裴世子的笑容所惑,有些发怔。
前世她见过不少偶像美男,这世她又与长相俊美的李放交好,自认什么样的美男她都能hold得住。
却没想到裴简这一笑,居然这么漂亮。
不是像女子那样阴柔的精致美貌,而是男子俊郎中带着温柔的笑意,如冬日午后的阳光那般,让人心里暖洋洋的舒服。
唐小鱼觉得心脏扑嗵扑嗵跳的有些快,手指头也有些发麻。
她转过头,揉了揉手腕,拿起一块擀好的饼皮放在刷过油的铁锅上。
裴简却突然扯了一下她的衣袖,然后对在一旁又是钦慕又是悔疚地厨娘说:“烙饼应该很容易的吧,你们帮唐小鱼把饼烙了,太皇太后还等着她开席。”
“等等,我还有两个点心没有……”唐小鱼还要说什么,却被裴简一拉袖子,直接拽出了厨房。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炉子边上被热气熏烤,唐小鱼白净的面皮上染着红晕,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很有精神地看着他,裴简心里浮起一股甜甜的又略有些酸的滋味来。
“别让太皇太后等。”
“可是……”唐小鱼捏着罩衫上束在腰间的衣带,“我只是个白身女,不能跟太皇太后同桌吃饭的吧。”
裴简看着在阳光下似乎闪闪发光的少女,觉得有一股热流自脚下而起,涌涌顺着后脊冲上了头顶百会。他有些不大自在地侧了侧身,右手虚握成拳放在唇边轻咳了两声:“老祖宗并不是在意这些的人。她只是想一桌子吃饭的人多了热闹些。”
“哦。”唐小鱼解了衣带,正要把外头沾了油烟气的罩衫脱了,却见裴简突然脸红了转过身去,不觉笑起来,“这只是下厨房时外头罩着挡油烟的罩衫,我里头还穿着衣裳呢,你怕什么。”
当时说着没觉得有什么,可是这话一出口,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头。
唐小鱼后知后觉得知道自己祸从口出,心虚地觑了眼裴世子的脸色,谁知道这位脸红得快,恢复得更快,只一转眼的工夫,他脸上已看不出任何不妥,好像刚刚唐小鱼什么也没说一样,自顾自转过身,悠然向院子当中走去。
人家根本没有当回事啊,自己这么在意做什么?
唐小鱼把罩衫还给厨房里的婆子,一边拎着裙子小跑,一边在心里小声地数落自己。
可是不知道怎么的,总觉得心里有那么一点淡淡的失落。
☆、第102章 游园
这一顿饭,太皇太后吃得相当满意。
原本小鱼还有些惴惴,觉得自己的身份不应该和太皇太后同一桌子同一口锅涮食。等见了老太太把洪嬷嬷,瑞嬷嬷,还有寿康宫里正副总管太监都叫了团团坐在一桌上,这位违和感便烟消云散了。
吃火锅到底还是人多才热闹。
院子里清了场,萧索的花架子下摆了张杨木大圆桌儿,七个人不拘老幼尊卑地坐在一处,这在古时,别说是皇宫里,就算是外头贫寒的农家都极难见到这样的场景。
两个嬷嬷和两位太监总管都是伺候了太皇太后近四十年的人,对太皇太后的喜好和习惯自是十分熟悉。